2020 读书笔记
肠子的小心思
这本书的作者德国的美女博士 Giulia Enders,内容丰富且文风有趣,读完后让我对自己的消化系统有了不少了解,而且书中有不少有意思的观点,例如肠道的神经网络系统也被称为“肠脑”,或者“第二脑”, 它发出的信号能通过迷走神经到达大脑中自我感知、感情处理、道德感、恐惧感、记忆和积极性的区域,对小白鼠的很多实验都表明,肠胃中不同的菌群能造成其不同的行为方式,想想真是有趣。
另外译者钱为是德国食品化学系硕士,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保留了原文作者有趣的文风,而且做了不少本土化的意译,阅读的过程中有不少惊喜。
发现这本书的英文版在亚马逊上卖 30 美元一本,在国内的话可以用微信读书免费阅读,更觉得读到就是赚到,似乎白赚了 30 美元 😊
巴芒演义
这本书以章回体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 20 世纪初的格雷厄姆谈到了当今的巴菲特,涉及到的人物众多,非常适合每天下班之后读上两三章,了解价值投资的发展历史。同时由于涉及的人物太多,所以容易从主线上岔开,建议读的时候最好能简单画个时间轴记一记。
读完整本书,除了对价值投资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外,还有一些细节令我印象深刻:
- 巴菲特、芒格的出身其实都不错,这不仅让他们在青年时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也为他们进行投资提供了初始资金。
- 一个人的理念是会不断变化的,不论是格雷厄姆还是巴菲特,投资理念都发生过巨大的变化。
- 生活不仅取决于拥有多少钱,更取决于如何对待钱,例如巴菲特几乎没有从自己的财富堆里抽取任何物质上的好处,而是将财富视为讲坛,希望搭建更高的讲台来吸引更多的人听。与之相反的则是芒格,通过卖出股票给自己、给家庭带来更多物质享受和快乐,或者是赠送股票给自己欣赏的朋友。
价值投资实战手册
这本书是雪球曾经的大 V 唐朝写的,对于大 V 的书,一般我是不会抱太大希望的,但出乎意料的是,整本书读下来感觉还挺好,作者的确有自己的思考,而且能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出来。
整本书可以划分为两大块:第一块在讲述价值投资的内因和发展,是在“道“的层面进行讲述;第二块则是作者对企业进行分析的案例,是在”术“的层面进行演示。这种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让读者能有更深的理解。
书中有一些话挺有意思的,记录下:
- 投资是为了在未来更有能力消费而放弃今天的消费。
- 大部分人属于这一类,没有自己的投资体系,不知道自己要在哪里安身立命,将股市投资视为博彩,主要依赖别人分享股票代码或者干脆跟着感觉走,输赢听天由命。
- 如果你手持火把穿过炸药库,即使毫发无伤,也改变不了你是一个蠢货的事实。
小狗钱钱
比较薄的一本书,作者通过 12 岁小女孩的故事讲述了关于树立正确金钱观的事情,文笔很有趣,读起来非常的轻松。书中和金融相关的内容具有普适性,就像书的副标题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财富、创造财富的‘金钱童话’” 所说,等将来自己的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我也会推荐他阅读这本书。
除了金钱观之外,作者在不经意间讲述了他对人生的一些建议和看法,让我这个成年人也颇有共鸣:
- 当你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必须在72小时之内完成,否则你很可能永远不会再做了。
- 生活质量不是由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堆砌而成的,而体现在一些别的方面,比如悠闲地享受一下生活,增进邻里关系,表达感情或者从事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 一个人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所能做的,知道的和拥有的东西上的那一天起,他的成功就已经拉开了序幕。
书中对于如何行动给出了明确可行的建议,有一些我也想从今天开始尝试起来,试试效果如何:
- 写下 10 件短期两三年内希望梦想成真的事情,然后从其中选出 3 件最想实现的作为理想。
- 为这三个理想建立“梦想相册”,在文字的基础上搭配相关的图片,从而给予自己更大的动力。
- 写“成功日记”:每天记录 5 件觉得成功的事情,从而为自己建立信心。
白夜行
很久没有读小说的我,刚拿起《白夜行》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它不像一般的侦探推理小说那样通过层层线索让读者去揣测凶手是谁,相反读完一小部分内容之后,读者就能猜测出凶手,接下来的内容则通过讲述将近二十年间发生的种种看似不相干的事情,勾勒出了男女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在结尾的时候,作者借警察和侦探之嘴,将这一切都串了起来,说出最初的原因是小时候桐原亮司的父亲的恋童癖,导致对唐泽雪穗的伤害。整个故事在结尾达到高潮,虽然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并不完美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一天当中,有太阳升起的时候,也有下沉的时候。人生也一样,有白天和黑夜,只是不会像真正的太阳那样,有定时的日出和日落。看个人,有些人一辈子都活在太阳的照耀下,也有些人不得不一直活在漆黑的深夜里。人害怕的,就是本来一直存在的太阳落下不再升起,也就是非常害怕原本照在身上的光芒消失。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你明白吗?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 —— 唐泽雪慧
“想要‘在白天走路’。” —— 桐原亮司
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
这篇是 David L.Rosenhan 在 1973 年发表在 Science 上的心理学论文,他通过让正常人去精神病院看医生并住院接受治疗来验证精神诊断(psychiatric diagnosis)的有效性,
整个论文里面,有三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数据:
- 招募了 8 个人,让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分别在美国的 5 个州 12 个医院中接受医生的诊断,这 8 个人扮演假病人,告诉医生他们有一些幻觉,但除此之外讲述的都是真实的自身经历。结果他们 8 人中 7 人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剩下的 1 人也被认为有其它精神疾病。
- 实验者在精神病院接受了平均 19 天的治疗(分布在 7 ~ 52 天),但是护士们并没有发现他们是正常人。恰恰相反,118 名实验者的病友中,有 35 人怀疑他们是正常人,认为仅仅在假扮精神病人。
- 前两个研究结果发表后,Rosenhan 告诉一家医疗机构,在接下来的 3 个月中会有假病人前来就诊,医生需要对每一位病人做出评估来判断是否在假扮。最后一共诊断了 193 名病人,其中有 41 名被院方认为是假扮者,然而实际上 Rosenhan 并没有安排任何一个假病人,所有的病人都是前来就诊的普通病人。
实验结果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讨论,人们纷纷对精神病诊断的结果表示怀疑,也促进了后续美国精神病协会重新编写了诊断手册。究其原因,精神病者的判断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严重依赖于医生的个人判断,不像普通的疾病那样可以通过拍片、抽血化验等方式进行量化分析得出诊断结论。
论文中还写到了很多有意思的细节,强烈推荐阅读原文 👍。
一百个人的十年
《一百个人的十年》这本书由作者冯骥才记录了 1966 ~ 1976 这十年文革期间,发生在二三十个文革经历者身上的事情。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文革只有一个粗浅的印象,大致上知道它给那一代人留下了悲惨的记忆,但是它何时发生,为何开始,又如何结束,在这期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这些问题我是丝毫不知的。所以在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怀着猎奇的心态在阅读,希望能从书中去窥探一些历史。
然而读完第一篇《拾纸救夫》,我就知道我不应该怀有猎奇的心态了。这些事情虽然荒谬、离奇,但却是实实在在发生过:读来像是小说,但实际上确实史实。
发生在这些文革经历者身上的事情过于惨痛,在这里就不再讲一遍了。除此之外,附录中《非“文革”经历者的“文革概念”》这部分让我印象深刻,它记述了冯骥才在 1996 年对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一代人进行的采访,其中最小的是十二岁的小朋友,最大的为二十岁的大学生。虽然被采访者年龄不同,对文革的认知也各种各样,但都反映出对“文革”了解的匮乏。1996 年,离文革开始三十年,距文革结束也才二十年,但发生的事已经被新的一代所渐渐遗忘。
当历史不被铭记,它给我们留下的反思与收获也会逐渐飘散。有一句话是“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这句话很有意思,不过有些绝对了,对于文革,我们肯定是有从当中吸取一些教训和经验,至于是多还是少,则交给未来去评判了,希望类似的事件不会重演。